在當時..每個人都要回到出生地做人口普查,
快臨盆的瑪利亞坐在驢子上,
她的丈夫約瑟牽著驢子,由耶路撒冷的北方,
傍晚時走到他們的出生地耶路撒冷,但這天回來人口普查的人太多,
耶路撒冷的旅館全部客滿,他們就前往離耶路撒冷不遠的小城伯利恆看看,
到了伯利恆還是找不到有空房的旅館,天色已晚,
約瑟只好求助當地的一戶大戶人家,大戶大家說明實在沒有多餘房間,
但有一馬棚可以暫住,那晚他們就睡在馬棚內,
加百列天使在夢中,告訴她,
她將生出神的兒子,他的名子叫耶穌;之後耶穌出生在馬槽。
遙遠東方有三博士得到神的啟示,追隨天上的一顆明亮的星星找到耶穌,
俯伏拜地,揭開寶盒,拿出黃金、乳香、沒藥為禮物獻給他。
在伯利恆野地的牧羊人也聽到天上的天使發出聲音,向他們報耶穌出生的佳音。
伯利恆的主誕教堂建於三世紀,當時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將基督教為羅馬帝國國教,
其母親海倫娜(Helena)走遍聖地,策劃建築多間教堂。
當時耶穌出生的地馬槽,原址上已蓋了阿多尼斯神廟,
海倫娜下令將阿多尼斯神廟拆燬,建造了第一座主誕教堂,於AD339年5月31日舉行獻堂禮。
那布魯斯的撒瑪利亞人於AD925年反抗東羅馬帝國,將海倫娜的主誕教堂破壞掉。
西元六世紀拜占庭(東羅馬帝國)皇帝查士丁尼(Justinian)
在原址上重建一座更大、更華麗、更壯觀的主誕教堂,這就是目前我們所見的這一座。
波斯人於AD614入侵聖地,毀壞所有教堂,但主誕教堂逃過一劫。
原因是教堂西面入口的門上,畫著三位身穿波斯服飾,敬拜聖嬰的東方博士。
波斯人因而保留此建堂。
AD638哈里發歐瑪雅(Caliph Omar),下令保留主誕教堂,
因伊斯蘭教將耶穌視為先知。
十字軍統治期間,教堂內外經過重修,拉丁王朝於AD1187崩潰;
阿悠比(Ayyubid)穆斯林仍視教堂為柛聖之地。
鄂圖曼帝國時代,教堂仍被尊重。
伯利恆靠近耶路撒冷,
以色列在別人國家的城市築了一道圍牆,
將伯利恆整個城市圍住,只打開一個門口,門口以色列設立安檢,
也就是伯利恆市民要出城工作,訪友都需要在自已的國土,
接受以色列的安檢,檢查ID,通過X光門,
伯利恆像座大監獄,每日出外上班必須排隊接受檢查喔~~
主教的聖凱瑟琳堂,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