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位於橄欖山東方的斜坡上,距離耶路撒冷東邊約二哩遠,
在往耶利哥的路上。
耶穌和門徒每次到耶路撒冷時,多半會路過這兒,歇一歇腳;
接受住在這兒的馬大,馬利亞與拉撒路一家人的招待。
主耶穌與這家人感情十分融洽。

主耶穌使拉撒路從死裏復活之後(約11章),拉撒路之名便傳開了。
從公元四世紀以後,伯大尼村又稱為拉撒路村,為紀念這件偉大的復活神蹟。
如今,拉撒路的墓門上有鎖,
由附近一家巴勒斯坦人負責管理,遊客須付錢才能進去參觀。
拉撒路的墳墓上,原本建了兩座拜占庭式教堂。
第一座毀於地震,第二座建於公元614年,後來被波斯人拆毀。
十二世紀時,十字軍在其上建了第三座教堂。
後來伯大尼又被回教徒佔領,十九世紀天主教方濟會士買下該地,
並於1949年把舊屋拆掉,在挖掘該地,發現了歷代教堂及十字軍修道院的遺跡。
在庭院裏,可以看到第四世紀教堂美麗的鑲嵌圖斷片及十字軍教堂的拱壁。
目前伯大尼這座拉撒路教堂,是1952年於古代教堂的遺址上重建的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