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8月4日 星期四

以色列~~凱撒利亞的引水道


凱撒利亞的古羅馬引水道約建於第二世紀,有一部份被埋在地下,
建立這水道的目的在於將水由山區輸送到城內,如今這古羅馬引水道,已成為觀光勝地。
羅馬人於2000年前已發明了自來水系統,就是靠這些由一塊塊石頭、築成的引水道,
把山上的天然水引入城市。
古羅馬沒有起重機、沒有鋼筋水泥,只是把石頭逐塊向上搭,
就可以建這些數十米高、連綿數公里的引水道。

羅馬的惠斯巴西安(Vespasian)在位時,
羅馬出了兩位傑出的工程師:弗朗提努(Sextus Julius Frontinus)與助手希羅(Hero of Alexander)。
弗朗提努的工程設計有了水流「能量」的觀念,
他提出水流的流量大小受到水源高度與出水口之高度差影響,
他稱這高度為「水頭」,並提出祗要有水頭差,水就可以流過去。
希羅更用「虹吸」的原理,將水藉由滿管的方式由高處排到低處,
他也用水槽量測湧泉單位時間的出水量,他開創了「流量」的觀念,
他認為建置水路前,大地的測量是很重要的。
他後來在亞歷山大城設立一所訓練工程師的學校,
這是歷史上第一所的工程學校,
後來輸水工程就成了羅馬建築的代表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